万利达CVD-A1超级VCD机,新机播放新碟片也不断出现声、图停顿直至画面消失
来源:--
作者:--
浏览:918
时间:2016-08-10 14:18
标签:
摘要:
观察故障时荧光屏显示商标图案或变成灰黑色屏幕,但面板显示走动时间正常。 开启电源,机器能自动完成碟位1的检测;放入碟片,操作机器的各功能键,有相应的屏幕信息和机械动作。由此断定机芯CPU(OM5284)和控制CPU(P89C238)正常,故障点很可能在:1光头被卡阻或2倍速有颤动;2电源不稳定;3DSP数字信号处理器(SAA7372)及外围元件异常;4四数据信号DATA、LRCK、BCK
观察故障时荧光屏显示商标图案或变成灰黑色屏幕,但面板显示走动时间正常。
开启电源,机器能自动完成碟位1的检测;放入碟片,操作机器的各功能键,有相应的屏幕信息和机械动作。由此断定机芯CPU(OM5284)和控制CPU(P89C238)正常,故障点很可能在:1光头被卡阻或2倍速有颤动;2电源不稳定;3DSP数字信号处理器(SAA7372)及外围元件异常;4四数据信号DATA、LRCK、BCK、XCKL中某信号因线路接触不良(裂痕、脱焊、虚焊、短路等)而时有中断;5解码器(CVD-2)、编码器(BT852)及外围器件包括存贮器、石英晶振X2(27M)性能变差。
先观察碟片运转,均匀稳定;再听读碟,没有“吱吱”的聚焦声和光头打碟的声音;试用力按压解码板,故障依然不断出现。再测整机供电插口JP1的+5V、+9V、±12V以及解码板上电压源IC16(LM317)的+33V、IC17(L7805)的+5V,均长时间稳定无波动,因此排除了上述第1、第2两种故障的可能性。
观察输入接口JP2→解码器IC3(CVD-2)→编码器IC10(BT852)的细小线路清晰无断处,贴焊质量极好,测量电阻元件的参数也与标称值一致。再用示波器观察数据信号:先测JP2接口的3、4、5、6四个数据信号输入脚,波形正常,表明DSP处理器SAA7372无问题;又测IC3的{100}、{101}、{103}、{104}脚输入信号,也无附加干扰;当测到IC3的输出脚{95}~{98}(音频数据)和{83}~{93}(视频数据)时,波形却明显杂乱,因此怀疑IC3及与之相连的DRAM性能不良,为得出明确判断,进一步用万用表测量这些脚的电压,发现有几脚竟有近5V电压,远高于其最大可能值33V!查找这些脚电压升高的原因时,注意这些脚的线路上紧压着两根跳线J1、J2(图1中标注的虚线),测其对地电压,不是0V而是+5V!仔细观察J1、J2的下方,有几条线路到另一面的连通孔边缘铮亮,说明J1、J2的+5V和它们接通,使5V电压加到了IC3和IC10的数据脚上。从而导致IC3、IC10工作失常而出现故障。用针尖挑起J1、J2,使它们离开电路板,并用绝缘纸片伸入垫在跳线下方空隙,割断还粘连着的胶膜,开机一试,声、图停顿故障彻底排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