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别
二极管的好坏,可用如下方法: 1. 用万用表 R*100 或 R*1K 挡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
电阻,如图 7 所示,锗点接触型的 2AP 型二极管正向电阻在 1K 左右,见土 7a ,反向电阻应在 100K 以上,见图 7b ;硅面接触型的 2CP 型二极管正向电阻在 5K 左右,反相电阻应在 1000K 以上。总之,正向电阻越小越好,反向电阻越大越好。但若正向电阻太大或反相电阻太小,表明二极管的检波与整流效率不高。如图 8 所示,若正向电阻无穷大(表针不动),说明二极管内部断路;若反相电阻接近零,表明二极管已击穿。内部断开或击穿的二极管均不能使用。 图8 2. 如没有万用表,也可用
电池、
喇叭(或
耳机)与被测二极管串接。当二极管负端接电池正极,正端串接喇叭再接电池负极(反向连接),断续接通时,若喇叭发出教大的“咯咯”声,表明二极管已击传(如图 9a 所示);反过来,如果将二极管正向连续接通时(如图 9b 所示),喇叭无一点响声,表明二极管内部断路。 小结:
半导体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,它不像导体一样能够完全导电,又不像绝缘体那样不能导电,它介于两者之间,所以称为半导体。半导体最重要的两种元素是硅(读“gui”)和锗(读“zhe”)。我们常听说的美国硅谷,就是因为起先那里有好多家半导体厂商。 极管应该算是
半导体器件家族中的元老了。很久以前,人们热衷于装配一种矿石
收音机来收听无线电广播,这种矿石后来就被做成了
晶体二极管。 二极管最明显的性质就是它的单向导电特性,就是说电流只能从一边过去,却不能从另一边过来(从正极流向负极)。我们用万用表来对常见的1N4001型硅
整流二极管进行测量,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,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时,表针会动,说明它能够导电;然后将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,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,这时万用表的表针根本不动或者只偏转一点点,说明导电不良。(万用表里面,黑表笔接的是内部电池的正极) 常见的几种二极管如图所示。其中有玻璃封装的、塑料封装的和金属封装的等几种。图2是二极管的
电路符号,像它的名字,二极管有两个电极,并且分为正负极,一般把极性标示在二极管的外壳上。大多数用一个不同颜色的环来表示负极,有的直接标上“-”号。
大功率二极管多采用金属封装,并且有个螺帽以便固定在散热器上。 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的特性,
常用二极管作
整流器,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,即只让交流电的正半周(或负半周)通过,再用
电容器滤波形成平滑的直流。事实上好多电器的
电源部分都是这样的。二极管也用来做检波器,把高频信号中的有用信号“检出来”,老式收音机中会有一个“
检波二极管”,一般用2AP9型锗管。 二极管的类型也有好几种,对于
电子制作来说,常常用到以下的二极管: 用于稳压的
稳压二极管,用于数字电路的
开关二极管,用于调谐的
变容二极管,以及
光电二极管等,最常看见的是
发光二极管。 发光二极管在日常生活电器中无处不在,它能够发光,有红色、绿色和黄色等,有直径3mm、5mm和2×5mm长方型的的。与普通二极管一样,发光二极管也是由
半导体材料制成的,也具有单向导电的性质,即只有接对极性才能发光。发光
二极管符号比一般二极管多了两个箭头,示意能够发光。通常发光二极管用来作电路工作状态的指示,它比小灯泡的耗电低得多,而且寿命也长得多。用发光二极管,还可以构成电子
显示屏,证券交易所里的显示屏就是由发光二极管点阵构成的,只是因为各种色彩都是由红绿蓝构成,而蓝色发光二极管在以前还未大量生产出来,所以一般的电子显示屏都不能显示出真彩色。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一般和它本身的颜色相同,但是近年来出现了透明色的发光管,它也能发出红黄绿等颜色的光,只有通电了才能知道。 辨别发光
二极管正负极的方法,有实验法和目测法。实验法就是通电看看能不能发光,若不能就是极性接错或是发光管损坏。 注意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流型器件,虽然在它的两端直接接上3V的电压后能够发光,但容易损坏,在实际使用中一定要串接
限流电阻,工作电流根据型号不同一般为1mA到3OmA。另外,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一般为1.7V以上,所以一节1.5V的电池不能点亮发光二极管。同样,一般万用表的R×1档到R×1K档均不能测试发光二极管,而R×10K档由于使用15V的电池,能把有的发光管点亮。 用眼睛来观察发光二极管,可以发现内部的两个电极一大一小。一般来说,电极较小、个头较矮的一个是发光二极管的正极,电极较大的一个是它的负极。若是新买来的发光管,管脚较长的一个是正极。
欢迎来
一步电子网查看更多精彩信息 请登录
www、kuyibu、com/botan